文/李金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又指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发展社区文化,可以强化社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倡导特有的健康的民风民俗,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维系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社区文化的健康发展需要领头羊,济南名士豪庭社区的刘云明,恰恰是社区文化的践行者,音乐文化的教育家、引路人、领头羊。
音乐的作用
音乐的作用和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音乐可以表达人类的各种情感,是思想的载体之一;音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调剂品,通过音乐可以认识世界;音乐的教育功能是通过乐曲中表现的情感和情绪,感染到听众来实现的人生哲学,从而增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励为此奋斗的决心;音乐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心灵,树立崇高的理想;通过音乐抒发情感,使情绪得到释放;音乐可以促进社交交流和沟通,在音乐会和演出中,人们可以通过音乐来交流和互动,建立社交网络和人际关系;音乐也是文化表达的一种手段,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音乐具有不同的风格和文化背景,代表着各自的文化和历史传统;音乐可以敲开封闭的心灵,抒解忧郁苦闷的心情。经常的接触音乐节奏、律动,会对人体的脑波、心跳、肠胃蠕动、神经感应等等,产生某些作用,进而使人身心健康。总之,音乐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还能够在情感、认知、教育、审美、社交、文化和治疗等多个层面上发挥作用。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流,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家的艺术不在于直接描绘形象,而在于把心灵置于这些对象能够在心灵里创造的情绪中去。
刘云明是名符其实的音乐人,他利用自己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才华,宵衣旰食,孜孜以求,精益求精,在社区文化的阵地上躬耕播种,奋力拼搏,获得了卓越的成绩,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音坛翘楚
刘云明是微山湖畔、大运河边走出来的音乐人。刘云明不是科班出身,他的音乐人生,充满着传奇色彩,他创作的许多歌曲响彻微山湖区、运河两岸。从微山湖、大运河到泉城济南的千佛山、大明湖,从微山夏镇的社区到济南历下区名士豪庭社区,他创作的音乐旋律响彻在齐鲁大地的时空。
认识刘云明应该说已经长达半个多世纪,我们都属于老三届,只不过我是老三届高中,而他是老三届初中。老三届既是个历史概念,也是个文化的概念,这一代人与共和国同龄,是共和国的长子,是最勤奋的一代人,刘云明是在音乐方面自学成才的翘楚。几十年风霜雨雪的捶打,音乐老师耳提面命的濡染,加上家传基因的音乐素养,他的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彰显出音乐的成就。
刘云明18岁考进县文工团,直至退休前都没有离开基层社区群众文化创作这块阵地。他在社区文化阵地上逐渐崭露头角,很快成为一朵绚烂的奇葩。他的音乐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在音乐方面取得骄人的成绩,他虽然不是科班出身,却靠着他的音乐作品,加入了中国音乐家协会,成为音乐家协会会员、济宁市音协音乐创作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微山县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先后有100多首歌曲、戏剧、曲艺作品问世,先后在微山、济宁两地举办“唱响微山湖”和“儒风水韵情”原创作品研讨会、演唱会,印制原创作品歌曲集锦4本。作品荣获全国原创歌曲展播一等奖、感动中国音乐功勋奖、乔羽文艺奖、微山湖文艺奖、精品工程奖等诸多奖项。这些成就的获得体现了他深厚的的音乐底蕴,同时也浸透着他勤劳的心血和汗水。曾国藩说“一勤天下无难事”,笔耕不辍,勤奋耕耘的人总会有收获。刘云明的累累硕果再次证明了一个有成就的音乐人,才华和勤奋一个不可缺少。
情系运河
刘云明出生在京杭大运河四大古镇之一的夏镇,他的家就在运河边,地处明部城的北门外,紧挨着秦戚城的南门口,和明朝建部城时的员外郎顾大申所建的部城北门外的古(顾)楼隔河相望。明清时期,夏镇曾经因运河漕运而兴旺繁荣了几百年,积淀了灿烂辉煌的运河文化。加上诗书传家的高贵基因,运河流动文化的濡染,他所创作的许多首脍炙人口的优美歌曲无不浸透着京杭大运河的律动,蕴涵着对大运河的无比热爱和赤子之心。比如他创作的《运河情》的曲子基调是采用的全国非遗遗产——微山湖上的端鼓腔,透视着微山湖旋律的清新甜润,优美动听。他精心修改的歌词更是湖区人民的挚爱——“大运河,长又长,大运河,宽又宽,河里的粮船望不到边。从小长在运河边,爱看河中走大船。漕粮运进紫禁城,龙舟画舫下江南。我家住在运河岸,港城村镇枕河湾,杨柳长堤处处情,片片渔村升炊烟。”运河情既追述了运河漕运的盛景,又描写了今天大运河的美丽与富饶。这首曲子倾注了刘云明情系大运河的情怀,一经唱响,便成为生活在大运河边、微山湖两岸人民争先传唱的名曲。
爱洒社区
2014年初,刘云明来到济南随孩子一起生活,一生痴情于音乐的他很快融入了新的环境,并萌发了为这片新的沃土做贡献做实事的想法。名士豪庭是一个大社区,分为3个区,5千多户,3万多居民,环境优雅,居民素质较高,大有展示自己特长的空间。他确定了以社区文化作为自己的创作方向,决定要为社区创作出一系列接地气,聚民心,促和谐的文艺作品奉献给社区居民。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各级领导,特别是时任省文化厅副厅长,现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桂林同志的大力支持。于是他迈出了践行社区文化的第一步。
不久,一首《和谐家园》名士豪庭社区之歌和另一首《名士--我美丽的家园》创作完成,当年就参加了由历下区举办的“春之声”大型群众文化广场演出。“洪山脚下,浆水泉边,有一个美丽的社区美誉四方流传”,“社区文化像一缕春风,把我们带进了神圣的殿堂”,感人的歌词,优美的旋律,唱出了居民的心声,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一炮打响。从此,刘云明一发不可收,带领他的创作团队,在两三年的时间,先后又创作了15首歌颂党的领导、讴歌社区人文环境、志愿者、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文艺作品,并且全部自筹资金,精心制作成MTV,把一个个带有鲜艳特色的形象搬上了绚丽广阔的舞台。
笔者曾经有幸被邀请参加历下区文联在名士豪庭社区举行的“社区文化创作基地”授牌仪式和“唱响幸福社区原创文艺作品研讨会”。在研讨会上,展现在我手中的“和谐社区飞欢歌——名士豪庭社区原创文艺作品集锦”,是刘云明来到济南后创作的第四本作品集。研讨会上,专家和领导无不对他的作品和情系社区的情怀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赞赏,一致认为名士豪庭作为省城的一个最基层单位,能用原创文化构筑社区精神家园的做法应给予充分肯定,经验值得发扬推广,是当前社区精神文明的一个创举。这就是刘云明晚年从湖区来到济南后,辛勤付出所结出的累累硕果。通过会议期间市、区文联领导和音协专家们的发言,以及与他个人的交谈中,我进一步了解他是一位充满热情和活力,基层群众文化的资深践行者。正是这次研讨会,我对刘云明的音乐才华和他的音乐人生,特别是他来到泉城济南,在社区文化阵地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萌生了写写他的强烈愿望。
文化盛宴
前不久,历下区文联和姚家街道联合主办,历下区音乐家协会、姚家街道文联、名士豪庭社区两委共同承办的“唱响幸福社区”原创文艺作品现场展演活动,在名士豪庭社区广场隆重举行。此项文化活动在历下区尚属首次。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济南市音协主席、济南市文艺创作研究院院长陈雷,历下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高振华,姚家街道党工委书记、人民武装部部长宋永涛,历下区文联四级调研员毛爱军,以及历下区音协主席刘婷,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张海燕,姚家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卢园园,名士豪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倩等十几位领导和专家及有关县市区音协负责人,文艺工作者,名士豪庭广大居民近800人观看了这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首先由宋永涛同志致辞,随后高振华主席给社区颁发“社区文艺创作基地”匾牌。并向基地负责人刘云明同志颁发“社区优秀文艺志愿者”证书。
在现场热烈的欢呼声中展演开始,依次展演的12个文艺作品,形式丰富多彩,涵盖了歌曲、舞蹈、歌伴舞、歌表演、戏曲,曲艺等,参演人员全部都是社区居民。他们把嘹亮的歌声,优美的舞姿,自豪的情怀,展现给现场观众,赢得阵阵掌声。正如陈雷院长在总结点评时所言,这是一场社区文化的精品之作,创作精妙,演绎精湛,接地气、暖人心、促和谐。
这场文化盛宴取得了预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在历下区文化界引起了不小的波动。赞叹之余,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一个人身上——他就是参加展演全部文艺作品的创始人、作曲家、名士豪庭社区艺术团团长刘云明,热爱社区,热心打造家门口文化阵地的社区文化的践行者。
创新实践
刘云明是一个敢于创新,大胆实践的人。根据多年来从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经验,他认为贯彻落实中央及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与其用传统枯燥的说教形式,不如将其巧妙的融合到文艺作品之中,这样会更利于居民接受且效果较好。这个大胆的尝试,很快就得到了社区党委领导的支持,并鼓励大胆试行。
他首先组建了创新实践队伍——名士豪庭社区艺术团并被委任为团长。下设8个专业队,分别为合唱、舞蹈、太极、模特、民乐、戏曲、书法、乒乓球。刘云明在原单位多年来一直从事党务工作,深知做好思想工作的重要性,他首先带领大家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习总书记有关文艺工作者方向方面的指示精神,确定大家的文艺方向。明确告诉大家我们是一支在社区党委领导下的文艺工作队,绝不是一味单纯的蹦蹦跳跳搞娱乐。我们要成为社区党委的宣传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各项素质,要做有奉献精神的文艺兵!
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和各队制定了规章制度,并连夜编写了各队的队歌,要求各队伍都分担了社区文化创作的实践角色。艺术团下属各队共产党员的比例几乎占到1/3,为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他创作了《桑榆先锋》并率先演唱,效果明显。不仅加强了党员的凝聚力,还促进了社区党建工作,起了个好头。下面各队伍的实践活动也都搞得有声有色,为迎接二十大,创建文明社区,宣传垃圾分类,合唱队、太极队的队员们深入社区各个角落,向居民演唱《好邻居》《迎来社区艳阳天》《打黑除恶出重拳》《垃圾分类要做好》。居民边看节目边讨论如何做好这些工作,激发了大家创建的积极性。不久就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名士豪庭社区被评为省级文明社区。
舞蹈队的队员们也不甘落后,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创作了音乐舞蹈快板《百年党史铸辉煌》。一经演出,就被历下区宣传部定为宣讲节目。到社区、商场、学校养老院、特殊教育中心等宣讲演出。把党的光辉形象展现给广大人民群众。
为促使社区物业更好地为业主服务,他组织人员专门编写了赞扬物业《一颗赤诚的心》,描写社区保安的《社区的守卫士》,歌颂环卫工人的《心灵的赞歌》三首歌曲,并全部由社区物业、保安人员登上舞台,收到了良好效果。不仅增强了物业人员全心全意为业主服务的意识,消除了与居民的隔核,同时也唤起了居民对物业工作者的尊重。
文化阵地
在忙碌喧嚣的城市中,社区这个最小的城市细胞,不仅是人们居住之所,也是居民的精神家园。社区文化服务越丰富,人们精神文化需求越能得到满足,幸福指数会越高。反之,落后的、腐朽的、庸俗的文化就会侵蚀人们的灵魂。因此守住社区文化这个家门口的文化阵地,是各级党委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头等大事。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有了家门口的文化阵地,晚年的精神生活,才会更加丰富多彩,人们安足乐业,促进了基层的社会稳定。
多年来,刘云明团结带领广大居民积极配合社区党委的各项工作,利用文艺创作的艺术形式精心打造了家门口文化这个阵地。他们的足迹不仅踏遍了名士豪庭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的歌声和舞姿还传遍了附近的环卫场所,建筑工地、学校、幼儿园,养老中心......迄今为止,据不完全统计,艺术团成立十年以来,刘云明共创作社区文艺作品23首,其中歌曲18首,戏曲3首,曲艺2首,并全部做成了mv搬上了舞台,为此他也付出了多年的积蓄6万余元。参与各种不同类型的文艺演出150余场,观众约8万人。还出版了社区原创文艺作品集锦《和谐社区飞欢歌》两册,受到各级领导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和奖励。其中,音乐舞蹈快板《创建文明新社区》参加了济南市新创作文艺节目调演荣获三等奖第一名。歌曲《好邻居》在山东省新时代乡村歌曲创征集作展演活动中”获二等奖,《和谐家园》同获优秀奖。舞蹈《泉城颂》获历下区2022新创作文艺作品调演金奖。同时歌曲《泉城颂》刊登在全国文联主办的权威杂志《歌曲》2019年第五期。以上这些光环足以证明名士豪庭这个家门口文化阵地的魅力。
当人们问他动力从何而来时,他坚定地说:“我是党培养起来的一名文艺战士,40多年前我就在我的入党志愿书中曾写到:是党给了我的文艺本领,我要为党为人民的文艺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切。现在我虽然为社区做了一些工作和创新尝试,付出了不少的精力和财力,这完全都是我自愿的。能在泉城这块沃土上实现自己的音乐心愿,能为党的文艺事业做点事,为弘扬传统文化出点力,为社区居民家门口的文化阵地增加点色彩,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入党誓言,我心里倍感欣慰,我一定不忘初心,再接再厉,砥砺前行!”
任重道远
刘云明带领的创作队伍,被历下区文联授予“社区文化创作基地”,成为社区文化的一面旗帜,同时他也被评为“社区文化优秀创作者”。面对诸多的荣誉,他头脑清晰,谦虚的对我说:“社区文化的创新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这仅仅只是开始。下一步的实践工作,任重而道远”。我问他下一步有什么打算,他说:“我们的创作作品目前还在初级阶段,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由于社区经费有限,主要靠我个人投入,在创作作品上是粗线条、小样式,离做成品牌差距还很大。我们要借助这次大会的东风,让专家多提宝贵意见,促使我们进一步加工、修改、包装,争取做成社区文化品牌,让名士豪庭社区幸福之声不仅唱响名士、姚家,还要唱响历下,唱响泉城!”他的娓娓道来,充满了信心和自豪!
刘云明对生活的热爱,对他人的热情和奉献,在微山一中的老三届同学中是有口皆碑的。他在担任微山县招待所负责人时,无论哪一届同学聚会,他总是忙前忙后,竭诚奉献自己所能提供的帮助。举杯欢聚时,他总是上台吹几首他最拿手的在全国获金奖的葫芦丝助兴。
刘云明知道我会写写他时,他微笑着再三表示:“我虽然为社区文化做了一些工作,付出了精力和财力,但是自己完全是自愿的,能在泉城这块新沃土上继续实现自己的音乐心愿,能为党的文艺事业做点事,为弘扬传统文化出点力,为社区居民的幸福生活增加点色彩,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再苦再累都值得,我心里倍感欣慰。我一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期待刘云明这位音乐界的常青藤在幸福的晚年,谱出更加悦耳动听,更接地气的乐章旋律,在社区基层文化平台上开出最新最美的绚丽奇葩。
刘云明作品赏析:
合唱社区之歌:《和谐家园》
歌伴舞:《名士--美丽的家园》
歌表演:《好邻居》
歌表演:《浓墨重彩润家园》
歌表演:《夕阳情》
柳琴戏:《垃圾分类要做好》
男生小合唱:《桑榆先锋》
音乐舞蹈快板:《创建文明新社区》
太极拳综合表演:《和睦相处一家亲》
豫剧:《迎来社区艳阳天》
李金陵:省委原党史研究室退休干部、教授级编审、山东社科院文化所特聘研究员、全国党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社科联系统社会组织先进工作者、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理事、山东社科联系统人才库首批成员、山东党史国史宣讲团成员、山东党建专家库专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东舜源书画艺术院院长,山东运河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专家组副组长、《山东运河文化丛书》主编、《大运河词典(山东卷)》副主编、《运河研究》期刊主编。参与编辑撰写的《山东革命文化丛书》102本、1300万字,获全国党史系统优秀成果一等奖;参与主编的《珠穆朗玛作证—山东教育援藏30年》获山东省档案系统一等奖;参与撰写《八路军山东纵队史》及丛书,受到原济南军区、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联合嘉奖。1985年获济宁市首届文学创作奖,获其他奖项5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