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
微山湖上静悄悄,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这首歌颂铁道游击队(鲁南铁道大队)的歌儿已经唱了30多年,至今仍在亿万人民中流传。铁道游击队战士们爬火车、搞机枪、扒铁道、炸桥梁的神勇事迹,为一-代又-代青年树起了英雄的楷模。
一个雨后秋阳的下午,我走进北京一座四合院,按响391号门铃。曾任铁道大队政委的二炮原副司令郑惕中将正在核桃树下看报纸。熟人相见,免去了许多客套话。
“金陵,好长时间没来北京了吧!”面容清癯、目光炯炯的郑副司令一边亲自动手切西瓜,一边笑着跟我谈他退下来的生活。
“虽然退了下来,还真闲不住,有时到下面部队走走看看,发现问题就提出我的意见。金陵,你不是援过西藏吗?去年,我这个快70岁的人又去了趟西藏,到了拉萨、日喀则、那曲和山南等地,真是大开了眼界,收获很大。”
当我问起他老人家“平常在家都做些什么时,他乐悠悠地告诉我:“我现在生活很有规律,读书、阅报、看电视、写毛笔字,再就是为基层党史部门审阅书稿,写点文章,生活还是满充实的。”
郑老背靠沙发,手扶额头,话题转向了如火如荼的战斗岁月。“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岁月。在日军的残酷‘扫荡’、蚕食'下,鲁南山区根据地被压缩成‘南北十余里,东西一线连’的严重局面。微山湖周围二三百里都沦为敌占区。湖滨平原上,日伪军的碉堡林立、沟路纵横。从湖西到魯南,由华中去陕北的交通线完全被敌人切断,上下不通,左右失去联系,形势对我十分不利。正是在日伪军的严密封锁下,我党开辟了一条由华中、山东通往延安的秘密交通线。其中从鲁南经微山湖去湖西的湖区交通线是重要一段,它位于鲁南和湖西两块抗日根据地的结合部,是一条水上通道。在这条湖内交通线上,我们铁道大队曾安全护送了刘少奇、陈毅、朱瑞、肖华等1000多名干部往返,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为全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护送干部、传送文件、运送军用物资、打击汉奸日特是我们鲁南铁道大队的主要任务。我们每次都能圆满地完成护送任务。当时陈光、罗荣桓、黎玉、肖华四位首长曾联名写信给鲁南独立支队夸我们:“像一把尖刀插在敌人的心脏,用你们的勇敢和智慧镗出了一条通往延安的坦途'。”
我问:“鲁南铁道大队何以能在敌人心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郑老如同一个理论家谈了他的几点精辟见解:“我认为,首先是因为这支部队是共产党领导和培育的部队。当这支部队的战士还是工人、农民的时候,我们就建立了党支部,发展了党员,实行政治委员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在铁道大队,党的威信、政治委员的威信非常高,政治工作很有成效。正是有了党的领导,铁道大队的干部战土的思想觉悟才得以不断提高。其次,我们鲁南铁道大队正确执行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开展了对日伪军的宣传和瓦解工作。争取伪夏镇自卫团尹洪兴部的工作,才得以恢复和巩固了湖上交通线。第三,鲁南铁道大队战斗在敌占区,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地发展起来,还因为有人民群众这个强大的靠山。可以说,是鲁南人民的乳汁哺育了铁道大队。吃、住、穿、用,全靠群众供给,许多情报靠群众提供。鲁南的群众不仅是铁道大队的衣食父母,也是铁道大队的眼晴和耳朵。没有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我们不光会饿死、冻死,恐怕会变成瞎子和聋子。我们铁道大队处处、时时保护群众利益。记的1943年麦子黄熟的时候,铁道大队同活动在微山湖一带的几支地方武装一起行动,用武装请客的方式把沿湖村庄的伪乡、保长全部'请到山里受训,摧垮了日、伪、顽军的基层组织,粉碎了敌人的征麦计划,保护了群众利益。收麦时部队还帮助群众抢割小麦。群众交口称赞:还是共产党好,八路军好。那年冬天,我在夏镇一带活动, 住在洛房村,吃住在群众家里,每当我睡下后都有群众轮班在门前站岗。当时隔河的村庄住着一个连的伪军,我在敌人眼皮下活动,有群众掩护,一住几个月都没有出事。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帮助照顾,恐怕早没我了。为了掩护我们的干部、战土脱险,危急时刻,由群众认作丈夫、表亲,甚至化装成孝子等带有传奇色彩的真实故事在鲁南一带更是不胜枚举。”
“群众不惜-切代价掩护我们,我们也不惜一切牺牲保护群众的利益。在同日伪军的斗争中我们共有39名队员壮烈牺牲,其中包括一任大队长、三任政委。记得1942年4月,临城日伪军500余众分两路包围了铁道大队驻地微山湖边的黄埠庄。大队长洪振海为掩护队员们突围,小褂一脱,光着脊梁端着机枪向敌人扫射,同敌人硬拼。日伪军被他打倒十几个,他也倒在了血泊中。当地群众把洪振海的遗体掩埋在柴禾垛里。日伪军放火烧庄,这个柴禾垛却幸免。1945 年6月,在部队被敌人重重包围的紧要关头,我的前任政委张洪仪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为了掩护大队突围,他带几名精干队员向相反方向突击,不幸中弹牺牲,时年仅33岁。”说到这里,郑老眼里滚动着泪花。
他话锋一转接着说: “现在,我们有的党员、干部,党性观念淡薄,严重脱离群众,想个人的事多了,想群众的事少了,不正之风搞的多了,群众心里有气。这些人被群众戳‘脊梁骨’,自然也就难以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是共产党员,是共产党的干部,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公仆,为群众办事,这样才能取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如果我们每一个党员都是合格的党员,每一个干部都是人民的好干部,党的威信就会更高,群众就会齐心协力跟着我们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我们的每项工作就会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也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临别时,我吞吞吐吐索要墨宝,没想到郑老欣然应允。他回到书房,铺开宜纸,即兴写了“敬念先辈烈,喜看后生越”和“清风"两幅赠我,并加小注“为官者必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方能取信于民”。我知道郑老写的这两幅书法概括了他今天所讲的内容,包含着耐人寻味的底蕴。(原载《支部生活》1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