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诗画 >> 文章内容

李金陵:朱瑞腰缠黄金赴延安

[日期:2025-03-25]   来源:  作者:李金陵   阅读: 3144 [字体: ]

一辆浅灰色桑塔纳轿车,沐浴着秋日的朝霞,开出古城夏镇,沿着微山湖畔的公路向北驰去。我和高广娥县长陪同革命老人苏健大妈,回她的故乡马坡乡高黄庄。

公路紧傍微山湖边,左转右拐。曙色霞光,湖水披金,像匹匹锦缎,缓缓浮动,荡起层层波纹;队队渔船剪开绿条绒般的湖面飞向渔场,溅起堆堆白雪,犹如盛开的朵朵梨花;那些刚刚进了早餐的湖鸟,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叽叽叽,喳喳喳,尽情地戏耍唱闹,仿佛在为早起旅行的人们举行露天音乐会。

时空回转到公元1943年,那位运筹帷幄,叱咤风云的儒将陈毅军长,一篇“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的诗使微山湖名声倍增。“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瑶……”鲁南铁道大队的英雄事迹,更是把名闻遐迩的微山湖载入中国抗日战争的史册。

此景此情,引起了我这个史学工作者无尽的遐思,禁不住哼起了电影《铁道游击队》的主题歌。

“金陵,这时候你应该唱‘朝霞映在阳澄湖上’。”一向幽默的高县长调侃道。

“小李,唱吧!俺愿听。”一直以欣喜的心情注目着车外景致的苏大妈深情地说。

我知道,苏大妈大概又想起了抗战岁月,就趁机要求到:“苏大妈,请您老讲讲当年同朱瑞将军一起过微山湖的事好吗?”

“你不问,我都想讲给你听,你有兴趣了解这段历史,我更应该告诉你了。”于是,苏大妈讲述了朱瑞将军一件鲜为人知的轶事。

那是在1943年9月,时任中共山东分局书记的朱瑞准备去延安参加党的七大。同行的有当时担任湖西地委组织部长的陈璞如及其爱人苏健、丰县县长王效彬、单县县委书记王其仁,还有朱瑞的两个警卫员、一个交通员,共9位同志。

这一天,朱瑞等人从山东分局驻地沂水出发,向鲁苏边界的微山湖走去。临行前,朱瑞心里很不平静,一种留恋之情油然而生,此番离开山东,不知何时能再回来。

1939年8月,党中央、中央军委为了统一指挥苏鲁一带我方的军事力量,派徐向前、朱瑞等来山东成立了八路军第一纵队,徐向前任司令员,朱瑞任政委兼山东分局书记,统一指挥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为此,一一五师与山东纵队协同作战,取得了很大成效,对加强抗日斗争的领导和推动抗日形势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1943年下半年起,山东地区的斗争形势开始好转。在粉碎敌人的“扫荡”“蚕食”的同时,我军又在鲁中区发起了讨伐伪军吴化文部的战役;在滨海北部收复了诸城地区;在渤海、胶东和鲁南地区也展开了攻势作战,扩大了解放区,为大反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作为山东党和军队的主要领导人的朱瑞,在山东的抗战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立了卓越功勋。

朱瑞同山东军民朝夕相处,浴血奋战了4个年头,对山东人民,对山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都怀有深厚感情。蒙山那雄峻绵亘的山峦,给人以雄浑与博大之感;沂水那汹涌澎湃的波浪,给人以滋润和爱抚。山东地方好,山东的老百姓更好。山东人民见危受命,苌弘碧血,毁家纾难,戮力支前,朱瑞是深有体会的。如今却要离开这么好的地方,这么好的人民,他又怎能不念念悠悠,思心依依呢!

朱瑞骑着一头大黑骡,走在一行人中间,护送的是鲁南铁道队的十几位队员,队员们每人腰里插着两支短枪,雄赳赳,气昂昂,英武非凡。有这些武艺高强的铁道队员护送,大家心里是很踏实的。开始,因行走在我抗日根据地,可以白天行军;进入游击区和敌战区后,就改为白天隐蔽起来休息,夜晚行军。朱瑞个头高大,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因工作的繁忙与紧张,他显得有些消瘦。同行的除陈璞如外都是微山湖人,听朱瑞讲话,都感到特别亲切。朱瑞是个大知识分子,在苏联留过学,红军时期担任过军团的领导工作。在山东工作4年,无论是泰山脚下,还是沂水河边;无论是黄河之滨,还是微山湖畔,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到处都回荡着他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听朱瑞讲话是一种享受,他的讲话,内容生动、谐趣,极富吸引力。陈璞如、苏健等人就多次听过朱瑞讲话,这次能跟朱瑞一块儿过微山湖,大家都感到很幸运。

几天以后,绵延的丘岭落在了后面,眼前是一片平川。“呜——”一声火车鸣叫,津浦铁路就在眼前。为了稳妥起见,朱瑞一行在铁路东的一个小村庄停了下来,准备天黑之后再过铁路。幸好天公作美,那天夜里,无月无星,天墨黑墨黑的。过铁路时,铁道队员每人挟一块长木板,铺到铁路两边的护路沟上,让朱瑞一行踩在木板上越过铁路。十几个铁道队员,站成两队,保护着朱瑞通过,骡子紧跟其后,一声不响。这头骡子受过专门训练,很听话,跟随朱瑞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路,此后朱瑞又骑着它奔赴山东抗日战场,如今,它又要驼着主人返回革命圣地延安。朱瑞一行所通过的路段,在两边日军碉堡的射程之内,骡子要叫,说不定就要出事。

过了铁路,又走几里路,就到了微山湖边,在一个叫蒋集的村庄休息、吃饭。蒋集是抗日堡垒村,铁道大队、微湖大队、运河支队常驻在这里,只要自己同志到了,蒋集的老百姓总是腾出好房子、好铺盖,拿出好吃的,尽量让同志们吃好、睡好。刘少奇、陈毅、肖华过湖时都在这个村住过。吃过饭,启明星已高悬在东南天宇,天快亮了。朱瑞似乎有心事,仍没有睡意。除了站岗的队员外,大家都和衣躺在地铺上,朱瑞把唯一的女同志苏健叫到跟前,

悄声说:“苏健,帮我办件事,你赶快到老乡家借根针线来,我有用。”听了朱瑞吩咐,苏健赶忙去老乡家借了针线,递给了朱瑞。正要转身离去,朱瑞又说:“你别走,我的眼不好使,手又拙,这事还要请你帮忙。”

说着朱瑞从腰里解下一个黑布袋子,沉甸甸的,有两处闪出了耀眼的金光。苏健露出了惊异的神色,但还没等她询问,朱瑞又小声对她说,:“苏健,这里边是金砖(一寸宽,二寸长)你可要保密。我主要担心有人见财起歹心。这是我准备上交党中央的经费。我们这个党财政太困难了,处处需要钱啊!”

苏健一边点头,一边不声不响的用针线把两个破洞密密的补好,然后又默默地回到自己的住处。苏健很激动,怎么也睡不着。夜色朦胧,秋虫低吟,在微山湖边长大的苏健想了很多很多……她参加革命四五年了,对革命斗争生活的艰难是深有体会的。朱瑞身居高位,又是大学问家,能这样无私地献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又有如此博大的胸怀,真让人敬佩。对朱瑞原本就十分敬重的苏健如今又多了一层感激的情怀,感激朱瑞在这样的时刻,在这样一种特殊环境里对自己的信任。这信任对于苏健来说无疑是一种激励和鞭策。

第二天,他们仍在蒋集村休息,蒋集是铁道大队同微山湖大队的交接点,每次的护送任务都预先由地下交通员负责联系。到了晚上,微湖大队大队长张新华果然带着十几个队员准时来到。铁道大队完成任务后,当夜返回铁路东。张新华把朱瑞一行接到微山湖中的船上。9只船都隐蔽在芦苇丛中,从外边是看不到的。他原打算在湖中只停留一两天就过湖。谁知道情况发生了变化,湖西交通员送来了湖西地委书记兼湖西军分区政委潘复生的信,信中说:“驻湖西的日军正在扫荡,等日军扫荡结束,朱瑞书记再过湖。”得到这一情报,朱瑞一行只好在湖里边耐心地等待下去。这一住就是十几天。这段时间,吃住都在船上,多亏了微湖大队的多方照顾,他们吃了许多在山区根本吃不到的湖产品,有麻鸭、鱼、鸭蛋、豆腐,还有又酥又香的锅饼。鱼锅里贴的锅饼当地人叫“老鳖靠河涯”,甭提多好吃了!

朱瑞有冷水浴的习惯,虽然已是中秋季节,他每天晚上都要跳到湖中洗澡。朱瑞是个闲不住的人,他利用在湖中的这段时间,接见了活动在微山湖区的地方武装负责同志,除了张新华外,还有运河支队的童邱龙。让童邱龙专程从黄邱山套赶到微山湖来见朱瑞书记,是陈璞如以湖西地委的名义派交通员送去的急件。朱瑞同童邱龙谈了整整半天,两人谈话的主要内容是把运河支队划归新四军领导。谈话结束后,朱瑞还专门给新四军四师的彭雪枫师长、邓子恢政委写了一封长信。到了这年11月间,运河支队便正式归属新四军了。

十几天后,潘复生又来信说:“日军扫荡结束,可以过湖了。”于是,朱瑞一行9人,在微湖大队的护送下,安全渡过微山湖。路过湖西鹿楼村时,正是深夜,路两旁全是睡着的伪军。伪军们把枪放到一边,酣然大睡。鹿楼的“伪区长”程浩身穿丝绸大褂,默默的目送朱瑞一行从一个个伪军身边通过。不久,他们遇到了湖西地委、湖西军分区派来迎接的骑兵排。朱瑞、陈璞如都骑上高头大马,骡子有警卫员牵着,安全到达湖西地委驻地——单县。

苏大妈怀着深深的敬意,一口气讲完了关于朱瑞的故事。苏大妈沉思一会儿,又忽然惋惜地说:“1948年10月1日,在东北战场上攻取义县的战斗中,朱瑞同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为观察突破的实况,从山头指挥所走下来,误触敌人埋设的地雷,不幸牺牲,朱瑞同志和我们永别了。虽然他那豪爽的性格、魁伟的身躯、宏亮的声音,我们再也看不见、听不到了,但是他那颗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却深深的印在我们心中,永远不能忘怀。”

我们听着苏大妈娓娓动听的讲述,都仿佛沉浸在那血与火的抗日战争年代。突然,小轿车在一个村庄停了下来。噢,是苏大妈的家乡高黄庄到了。乡亲们都纷纷围了过来,一种亲情、乡情的氛围顿时荡漾在小乡村的上空……(原载《炎黄春秋》)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