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的九月,白露刚过,与几位研究黄河文化的朋友受邀参观济南市商河县的一个千亩柘树产业园。我知道商河县最有名气的是鼓子秧歌和老豆腐,对其“柘树”一无所知。驱车开过济南黄河大桥后,我便忍不住问同车朋友,“通知”上说的“柘”是读“拓(tuo)”还是读“跖(zhi)”?朋友马上纠正说读“柘(zhe)”,指一种树木。带着好奇心和新鲜感来到位于商河县贾庄镇开元大街001号的“山东柘木产业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年轻、不善修饰的董事长牛增强热情地接待我们。公司一楼进门处摆满了用柘木做的明清式样的家具,二楼布展了关于柘树知识的图片、标本等,三楼是会议室。
牛增强董事长介绍柘树
我们坐在会议室里,早已泡上的“柘果茶”摆在桌前。牛增强操着方言,开门见山、活龙活现地为我们讲起了对柘树的认知、柘树的历史和文化、柘树收藏和药用价值、柘树产业国内外现状、柘树投资、柘树产业发展前景等情况。使我们大致明白:从象形字意解读,柘树是北方生长在石头缝里的一种树木,自古以来被称为帝王木,与海南黄花梨(降香黄檀)齐名,有南檀北柘之美誉。其生长缓慢,十年只能长一厘米,一般15年左右树龄的柘木才有手指粗细的芯材,柘木成材极其难得,且受法律保护,常有“一柘难求”说法。柘树有雌树和雄树之分,属雌雄异株植物;柘木密度极大,入水即沉,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柘树全身是宝,古代常用柘黄染制皇龙袍、用柘木做“惊鸿弓”等;明清以后用柘木做珍贵家具、雕刻,经久耐用;柘树果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其中的异黄酮化合物在预防乳腺癌、前列腺癌、心血管疾病方面有较强的生物效应;柘根(中药称穿破石)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子宫颈癌、卵巢癌、胰腺癌等多种疾病;柘树的枝叶可以饲养柘蚕,其蚕丝是制作琴弦(柘丝弦)的上等材料;柘树茎叶有清热解毒之疗效,也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等病症。经过科学育苗,现在每亩地可种植55棵柘树,每年春秋两季采摘柘叶,每年采集柘根、柘树茎,每棵树可产果实高达200多斤,每亩地产值最高可达5万元。
成熟的柘果
牛增强是个智商和情商都很高的企业家,他似乎了解我们一行的心思,很快回答了他为什么研究、收藏柘木并培育树苗、大面积种植柘树。原来,5年前的一天,他回村里看望母亲,下午去给父亲上坟,在坟地周边有一根指头粗细呈黄色且在阳光下发光的树根,树根的黄色特别鲜亮,他便用手机拍下来一扫,显示“穿破石”(“柘树根”),解读说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对治疗食道癌等病症有疗效。他心头一震,想到自己的父亲就是死于食道癌。至此,他便与这棵树根有了不解之缘。随即有了5年多的艰苦努力,创立了山东柘木产业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商河县柘树产业发展示范园(基地)。
牛增强摘柘果
我们马不停蹄地来到田野深处的柘树产业发展示范园(基地),园大门使用的是电子控制自动门。进入园内,一片茂密的柘树林,绿叶争艳、果实累累。据说,我们看到的柘树大都有上百年的树龄,多是从河南柘城或其他地方整树移栽而至,大约有上万棵。此时正是柘树果即将采摘的季节。牛增强随手从树上摘下几个红透了的柘树果,果底端立即透出乳白色汁水。牛增强说,熟透的柘果必须在两小时内烘干,否则,就会变黑腐烂。我们一行每人吃了一个熟透的柘果,口感非常好,香甜而又带点酸味。这个柘树示范园是集采摘、展览、柘树新品种培育及药用深加工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体,整体有1000多亩地的规模,分为“一园两区五中心”,即百年柘树园,柘树鲜果采摘区、柘树鲜叶采摘区,柘树培育研发中心、温室柘树苗木培育中心、柘木仓储中心、柘树产品深加工中心、柘树农产品展示中心。
这样的柘果必须在两小时内烘干保存
在牛增强的引领下,我们参观了柘树加工中心,还参观了家具加工车间和柘树果实烘干设备。我们隐隐约约感到,牛增强虽然年轻,但是个目光远、干大事、擅绸缪的人。据了解,现在全国范围内集中生长柘树的区域大致有河南的柘城县、福建的柘荣县、北京的潭柘寺、上海的柘林镇、山东安丘的柘山镇等,他们都有着种植柘树、收藏柘木、加工柘木的基地、特色和工艺。在国外,日本、韩国等也有种植、利用柘树、柘木的经验。牛增强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精神,亲自到这些地方考察调研过,他的很多珍贵柘木就是从全国各地购买收集而来,他的柘树苗木培育中心也是着眼长远而建立,就连制作柘木家具剩余的下脚料和柘黄锯末,在他眼里都是“有用之宝”。
柘木制作的算盘
柘木锯末也是“宝〞
我望着柘木原木,看着一件件用柘木做好的工艺品,看着一盒盒用柘树根、茎、叶制成的保健品,尤其看着一棵棵茁壮成长的百年柘树,不由得想起陶铸写的散文《松树的风格》。与松树相比,柘树又是怎样的风格和品质呢?松树因其傲立风雪、四季常青而被誉为“共产主义风格”的象征,代表着坚韧、奉献和乐观。而柘树,作为一种在中国文化中底蕴深厚却较为低调的树种,其风格与品质同样独特而高贵。
柘树具有“坚韧内敛,百折不挠”的生存智慧。这与松树傲立山巅、直面风雪的“外显的刚强”不同,柘树的坚韧更偏向于一种“内敛的顽强”。柘树生于微末,成于坚韧。它常常生长在贫瘠的山地、石缝之中,对土壤的要求不高,耐干旱、耐瘠薄。这种不择环境、随遇而安的习性,体现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它不像松树那样追求显赫的位置,而是在任何可能的地方扎根,默默积蓄力量。柘树之“柘”与“锲而不舍”的“锲”有精神上的相同之处,暗示了一种持之以恒、坚定不移的品质。这是一种脚踏实地、不怨天尤人、在困境中默默奋斗的坚韧精神。它象征着那些在平凡岗位上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普通人。
柘树具有“外刚内柔,一身是宝”的奉献精神。这是柘树最核心、最动人的品质,与松树“粉身碎骨为人民”的奉献精神高度共鸣,而形式更为独特。从内在的木材到外在的枝叶,从尊贵的颜色到精美的粉末,从华丽的色彩到实用的价值,柘树将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人类。它以木材坚硬如铁(有“柘木铁犁”之说),其树皮和枝叶又能养育柔美的蚕丝,而带有一种“以柔克刚”的特性。这象征着那种不图虚名、不求回报,刚柔结合、忍辱负重,将自身价值发挥到极致的奉献精神。
柘树具有“历久弥香,低调而高贵”的文化底蕴。松树以其姿态为人称道,而柘树的价值需要时间沉淀和被人发现。柘木需要经过岁月才能呈现出美丽的金黄色和细腻的纹理。柘树与中国古代农业、纺织、建筑乃至皇权文化都深深交织。它见证了文明的进程,是活着的文化遗产。看到它,就联想到华夏文明的脉络。这是一种历经沧桑、沉淀积累后焕发出的高贵品质。它不事声张,却自有风骨和故事,埋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久弥新的价值。
如果说松树的风格是一种英雄主义的、昂扬向上的、旗帜鲜明的榜样力量;那么柘树的风格则更像一种智者般的、低调务实的、彻底奉献的隐士情怀。柘树的这种风格,岂不像以“一棵柘树根而带来千亩柘树园”的牛增强。他虽然才华横溢,但平日不修边幅;他虽然功成名就,但不事张扬,务实处事;他虽然万贯家财,却热衷为家乡做事,为乡村振兴出力;他虽然年轻有为,但体现出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情商。从他身上,我们感受到柘树“于平凡处扎根,在时光中沉淀;献一身皆为宝,守初心而不言”情操和风尚。
牛增强具有柘树的风格是与他的成长、成人、成才、成熟分不开的。他于1987年2月出生在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农村的一户家庭,从小品学兼优,在上大学期间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毕业后于2010年创立“创意银航技术有限公司”,业务范围主要包括楼宇智能化及各行业的系统集成。其公司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等荣誉,年产值约3亿元,是贰级涉密信息服务企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创意银航”已经成为信息化领域的领军企业。本人为商河县人大代表、鲁乡村之星、泉城之星、济南市海佑人才。自从发现那棵柘树根的“秘密”后,他决心开发这一项目。明知投入农业项目会带来困难甚至风险,但牛增强为了国家、家乡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仍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柘木、柘树的研究和开发之中。他以扎根乡土的家国情怀,采取“堤内损失堤外补”的形式,将在银航公司的盈利资金融入柘木产业发展项目。他以“由近及远、以小见大”的眼光,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努力做到两个产业的双赢。
牛增强的故事,不仅是他个人奋斗的成功,更是新时代中国青年企业家将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的典型范例,展现了一种将个人理想、家国情怀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精神内核,也呼应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时代需求。
(作者:齐鲁文化、运河文化、黄河文化研究学者)
2025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