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理论 >> 文章内容

建设运河文化体验馆的策划方案

[日期:2020-10-16]   来源:中国大运河流域网  作者:   阅读: 6026 [字体: ]

【摘要】2019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深入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强调要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引领,统筹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经山东省政府同意,今年33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山东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本项目主要根据济宁市运河文化经济带建设指挥部的要求,通过建设运河文化体验馆来保护传承运河文化。

【关键词】运河文化;体验中心;建设

长城是凝固的历史,运河是流动的文化。京杭大运河是一条黄金水道,可与都江堰相媲美的治水科技、货畅其流的运河漕运、空前繁荣的商贸业、兴旺发达的手工业、融南汇北的市井民俗文化和异彩纷呈的艺术文化等,砺炼成近千年的运河文化。运河两岸的民俗文化又为丰润的运河文化增添了更多的精彩,这其中的济宁太白湖便因为地处京杭大运河的中部,又属于运河从北向南湖中运道的开端,而蕴涵了无穷的运河渔家民俗文化,个中韵味与奇趣正期待着人们去探寻。

运河文化体验馆无疑是传承运河民俗文化和探寻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现代社会,城市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看重,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高,但都市人长期处于时间和空间的双重压迫下,心中更渴望亲近自然、放松心情。互联网以及科技的进步,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得抽象和缺乏温度。

运河文化体验馆的建设目的是通过挖掘运河民俗文化,为游客提供一处释放压力的地方,摒弃城市的喧嚣,回归自然、静怡、休闲与浪漫,享受独特的湖野风情以及原汁原味的运河民俗文化。游客乘坐渔家小船,亲身体验运河拉粮船和湖里捕鱼的感受。或仅简单的与三五老友、品美酒赏美景,远离城市的喧嚣,倾听鸟儿的争鸣,体验垂钓的雅趣,感受渔家文化、领略运河风情。

济宁太白湖,属于南四湖的南阳湖的最北端。是一独特的北方水乡,是运河文化、渔家文化的主要积淀区和集中展示区,从古至今形成丰富的运河文化和渔文化,然而现代化的浪潮中,古老的运河民俗文化备受冲击,运河民俗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为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旅游业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太白湖区运河文化体验馆项目。

一、项目建设规划

(一)建设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耕细作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与太白湖景区的自然环境、人文资源有机结合,充分表达运河文化的特点,打造最能反映运河民俗文化的体验中心,展现优美的生态环境,并通过深入挖掘运河文化、漕运文化和本地民俗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建设全国知名运河文化体验馆。

(二)建设目标

1、打造5A级景区,提升济宁运河之都、太白湖区知名度

项目拟以太白湖景区原湖光月色为中心,在提升太白湖景区人气的同时,打造一个全新理念的独一无二的运河文化体验馆。人们在主题突出个性鲜明的环境里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全过程的体验,留下深刻的印象,了解运河民俗文化和渔家文化。 

2、传承运河民俗文化,打造品牌引领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发展,文化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发展旅游产业同时,彰显浓郁的文化底蕴,走运河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建设运河文化传承体验馆,打造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争取成为太白湖旅游景区的“新龙头”,成为济宁旅游的一张闪亮名片。

3、加快周边景区的建设,吸引游客

依托方特项目签约落户济宁太白湖新区的契机,项目的建设将增加太白湖景区的旅游产品,有助于全面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助力“旅游+”深度实施,同时对构建以太白湖新区为核心的全市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有深远影响,提升游客的接待能力,能有效助推济宁市精品文化旅游产业量与质的提升。

4、倡导人们保护生态环境

运河文化体验馆依托现有的湖中运道和生态湖泊,坚持运河民俗文化和渔家文化的原真性保护,向游客展示纯天然的生态环境,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让游客在体验运河民俗文化的同时,感受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致力于创新发展独具特色的中国大运河民俗文化,传承运河渔家文化,体验湖上渔家风情,是体验中心最大的特色。

二、项目区概况

运河民俗文化体验馆,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内部分位于太白湖景区原湖光月色以及荷花路以西,太白湖路以北的太白湖游客服务中心内,室内展示分序厅和“济宁运河的开凿与变迁”、“济宁运河的利用”、“大运河济宁段的综合保护”和“运河民俗文化”四个展厅,馆藏内容涉及运河工程、造船技艺、皇粮仓、船帮船工、鱼行鱼市、风味名吃、喝酒饮茶、风俗礼仪、闸坝逸事、戏曲杂艺、生活用品、手工艺品、钱币证契、商贾贸易、度量衡具、铁木匠艺、民间信仰、节庆活动等,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展厅主要放置京杭大运河沿线水陆交通工具,运河水上人家生产及生活用具;沿运河城市文物及工艺品,以及与运河相关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采用现代光电技术,制造幽古意境,将文物史料与高科技巧妙结合,生动地再现济宁古运河曾经的繁荣景象,使观众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大运河悠久深厚的文化内涵,目前已基本建设完成并对外开放。室外体验区位于太白湖景区入口处水域内。

三、实施内容

运河民俗文化体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浓厚的运河文化气息和渔村、渔民传统民俗文化内涵,本次计划实施的太白湖运河文化体验馆主要规划一处集运河民俗体验、湖景观赏、休闲垂钓、捕鱼体验、运河大集、知识科普、美食品尝等于一体的运之河综合体验中心。

大致区域功能描述及设计:

1、运河观景区

运河文化体验中心室外部分,拥有四季美景,通过运河观景,可以让游客领略到四季的风情,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三月花事早,为花须及早”。在春的光滟中,新鲜发芽的绿色,柔嫩喜悦。河岸有早春时节绽放的连翘,随风舞动的柳树;古运河水平如镜,水鸟点缀其中,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夏日是荷花绽放的时候,这里拥有烟波浩淼的太白湖、悠远清澈的古运河、纯朴的民风民俗、荷花与蓝天、碧水、野鸭、苇草,形成了天然的水上乐园,成为远离物欲尘嚣的一块净土,是人们净化心灵、休闲度假的绝妙去处。

秋季,每当清风送爽、明月高悬时,湖面上一片金黄,停泊的小船、栖息的野鸭、摇曳的芦苇,构成了一幅幅绝妙的风景画,画中三五好友,一壶浊酒,醉入仙景。这里是一方净土,是抚慰心灵的港湾,到了运河渔家文化体验中心,呼吸着这里特有的渔乡湖水气息,您就能把心放平、放静,尤其是能够放松。

冬季来赏雪,更有别样的体验,雪花纷飞,游船在湖中摇曳,煮一壶老酒,聚二三好友,或围炉看雪,或谈心赏月,风雅无限。每当冬季雪后,平坦的古运河两岸上银妆素裹,像两块晶莹的白玉,坦荡如砥,成为踏雪赏景的好去处。孩子们在岸上打雪仗、堆雪人,一对对情人踏雪而过,脚下吱吱作响。在运河岸上还可对湖上冬景一览无余。

2、再现运河号子声

选择适当水域把游客参与项目的“喊泉”与过去运河上的“号子”结合起来,用喊号子的声音带动“喊泉”,声音越大,喊泉的喷水高度就越稿,激发游客了解运河号子的兴趣,把传统运河文化和现代旅游项目有机的结合,另外,挖掘整理渔家号子,同样用“喊泉”的方式展现出来。          

3、运河流域特色产品展

定期举办运河大集活动,把运河流域的特色产品全部汇集到运河体验中心,力争打造成运河沿线城市的特产集散地。

4、运河民俗文化展

在体验馆周边组织与运河文化相关的活动,包括民间艺人的表演、纤夫的号子、拉纤表演、推铁环、拔河、拉粮船舞蹈等。

5、运河人家婚俗犒宾客

搭建一个鱼船舞台,在渔船舞台为游客表演“运河婚礼”,渔民们敲起端鼓、唱起微山湖渔歌、边唱边舞,表演着湖上婚礼,同时,邀请游客参与婚礼表演的全过程。

6、运河人家服饰展示表演

针对太白湖特有的船民和渔民传统服饰,在旅游旺季或节假日安排组织若干场运河人家服饰表演活动,邀请专业时装模特教练训练太白湖本地的居民代表(包括老年渔民、渔乡姑娘、中年渔民等),组建运河服装表演队,演绎富有渔乡特色的特殊民族服装展示。

7、头鱼拍卖仪式

从清康熙年间起,开春下湖捕捞“头鱼”, 捕到的十斤以上的第一条鲤鱼飞速送往京城。如今四鼻孔鲤鱼早已不再用作贡品,但经历了数百年,这“头鱼”自然而然地被赋予了皇家的灵气和神奇,它体现的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利与尊贵富有的地位,象征着富贵和身份,所以后来人们往往在正月初一举行吉祥头鱼拍卖活动,能够购买到头鱼,吃上头鱼宴,就预示着能够使自己的事业飞黄腾达,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幸福、带来好运。

现在的头鱼不仅仅是一年中的头鱼,每月每天都有头鱼,所以可以把拍卖仪式变成一种经常性的旅游活动项目,拍卖仪式结束后,游客可以品尝“头鱼宴”,感受运河人家及渔湖民热情豪放的接待礼仪。

8、浅水区捕鱼

主要在运河文化体验馆临近的浅水区徒手抓鱼和抄网捕鱼、鱼罩捕鱼活动。同时在捕鱼区设置渔具展示以及最古老的迷魂阵捕鱼,并有专业人员演示使用方法,游客可以通过真实的体验,直观的了解传统渔具的种类以及其使用方法。

浅水塘大小面积适宜同时100人下水捕鱼。塘底处理为硬土,覆盖普通塘泥,无石屑杂质,脚踩上去松软不搁脚。

9、鱼鹰表演:

在室外部分设有鱼鹰表演区,可以让游客亲眼见证传承千年的鱼鹰捕鱼现场,体味原滋原味的渔家文化。

鱼鹰,对于渔民而言,不仅仅是一个捕鱼能手,还在鱼鹰的驯化和表演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鱼鹰因渔民驯养有方,被培养成最通人性的鱼鹰,在主人优美的歌声引领下,鱼鹰捕到鱼后会主动靠船,把猎物交给主人。千百年来渔民和鱼鹰相依为命,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画卷!

10、美食品尝

把大运河流域各地特色菜系,分阶段推出,让运河味道再现源远流长的运河民俗文化,留住运河记忆。同时,以品尝鱼类为主的运河菜系,充分发挥太白湖鱼产品“鲜、活、优”的优势,以绿色原生态食材制作的渔家美食,让游客品尝正宗地道的渔家菜,令游客回味悠长、流连忘返。利用渔乡、渔村、渔民传统的湖上渔家风俗礼仪、起居习惯、鱼类烹饪、方言渔歌等文化特色,让休闲游客宿“渔家客栈”、尝渔家饭菜、穿渔民“龙衣龙裤”等,领略感受生活在运河岸边的渔村渔民渔家风情和生活乐趣。

四、效益分析

项目的实施与太白湖景区有机的结合,首先促进了太白湖景区的知名度,提高了景区人气;进一步将运河渔家文化向世界的传播,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太白湖旅游业发展,打造完整、系统、成规模的文化产业链。

本项目的建设是一种全新的运河文化的体现形式,是目前国内没有的创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运河文化的传播手段,为其他以运河为依托的景区建设提供思路。建成后将会增加太白湖景区的吸引力,预计将会每年吸引游客10万人以上,在一定程度上为太白湖景区增加人气。

五、实施单位简介

山东省运之河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坚持以一流的专业水准、一流的敬业精神、一流的服务意识、勤奋细致的工作态度为客户服务。“让每一位客户满意”是我们公司全体同仁始终不变的宗旨。公司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形成了“事事有标准,人人有责任”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公司倡导“团结、规范、务实、高效”的企业精神,通过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持续致力于各类经营要素的优化配置与合理流动,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打造优秀的文化旅游企业。
    公司主要从事运河文化研究、开发、利用;景区景点开发及旅游接待服务;旅游规划、园林设计、施工服务;景区经营管理;古运河水上旅游客运;票务代理;酒店管理、餐饮服务;停车场服务;汽车租赁;文化产品展览;物业管理;会议服务;文艺演出服务;摄影彩扩服务;礼仪庆典;体育表演服务;文体用品、工艺品、日用百货、土特产品销售;利用自有资金对外投资等。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拓展文化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

六、结论

济宁太白湖运河渔家文化体验馆(中心)建成后将是集运河渔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传统文化教育、运河渔家文化研究、民俗文化欣赏、渔业知识推介、济宁运河渔家民俗风情体验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是人们认识济宁太白湖、了解济宁运河的重要窗口。通过建设太白湖运河渔家文化体验中心(运河味道)、打造古运河风光带和传统民俗风情展览,展现运河文化、渔家文化,打造国内独树一帜的运河文化体验基地,推动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

以上为策划框架性建议方案,具体内容策划细节及具体组织执行方案将有待与领导沟通,并就本策划方案提出具体调整思路,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细化。

   刘迎水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