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美食 >> 文章内容

湖上百姓的日常饮食

[日期:2020-02-28]   来源:中国大运河流域网  作者:中国大运河流域网   阅读: 1048 [字体: ]

 

湖里的老百姓把主食叫馍也叫干粮,品种有窝头、馍、烙饼、炊饼、蒸糕、花糕、卷子、烧饽饽、锅饼、水饺、疙瘩、面条、炸丸子,可谓五花八门,丰富多彩。

窝头:因外圆中空形如帽头,所以叫窝头。有杂粮面做的,掺菜的最好吃的有榆钱窝窝、泽蒜窝窝、豆腐渣窝窝、地瓜叶、胡萝卜叶、各种野菜也可做成菜窝窝,当然掺点油盐茴香面更好吃。穷老百姓不讲究,只是填饱肚子而已,富余年景用白面掺上杂粮面的做成油盐窝窝,经常吃也不会厌烦。民谚“窝窝头、沾辣椒,越吃越上膘,窝窝沾着芝麻盐,吃一辈子也不烦”。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窝窝头倒成了饭桌上的“珍品”。

馍馍:馍为圆形酵母发面,有黑、白馍之分。逢年过节喜庆日子蒸上白馍,点上红点,更添喜色。只是过去穷人家难以经常。更多的时候是吃些黑馍,杂面的,尤其是玉米面、小米面掺点白面,发酵后蒸出的馍馍也是甜丝丝的。

饼:有烙饼和馏饼之分。烙饼是将白面的、杂面的或白面杂面包皮的饼放在鏊子上烙熟了吃。年景好时,特别在麦收以后人们最爱吃烙菜饼,韭菜饼、野菜饼(马齿苋)放上油、盐、姜、葱、茴香面、鸡蛋、虾仁,好吃极了。如果发面发酸了,可改成烙饼,比酸馍强得多。孩子们喜欢干饼,芝麻的、鳖盖的,有甜有咸。馏饼是将擀好的饼放在锅里篦子上蒸熟,合着锅口大的一张饼,八、九成熟时叠起来放到锅边,蒸上四五张,够一家人吃。

蒸糕:腊月二十三以后,在蒸年馍的同时,人们也喜欢蒸糕。有黑面、白面、黄面的,发酵后,摊在笼布里,上面撒些红小豆、绿豆、红豆、黄豆等五色杂粮,祝福来年五谷丰登。蒸熟后用利刃切开存放,也有将白面做成各种小动物形状的,更多的是用发面包上一颗枣子,堆叠起来制成枣山,意寓步步登高。还有将白面发酵后,里边包上糖、芝麻等,放到模具里压成各种形状,蒸熟食用,叫火烧。过去女儿出嫁时箱里衣橱里都会放上火烧、糖块、花生、枣等,结婚典礼上也会撒火烧。

卷子:有纯粮发面卷,杂面白面混合面卷,也有黑白花卷、油盐花卷、茴香花卷。

锅饼:有发面锅饼,贴在锅上或放在笼里蒸锅饼,更多的是实面锅饼。在清炖鸡、鱼、肉时,和一块面趁热锅贴上一圈,牙口好的人吃起来特香,人们把它戏称“老鳖靠河崖”。记住了,面松饼子渲,锅热容易粘。

饺子:山里人喜欢饺子,好吃又实惠,特别春节期间,从初一到十五几乎隔一天吃一次。有牛羊猪肉馅的、海鲜馅的、鸡肉馅的等荤馅饺子,也有韭菜馅的、芹菜陷的、萝卜、白菜、粉丝馅的素饺子。大年初一多数人家吃素馅饺子,据说是山西大槐树移民祖先定下的规矩,是教育晚辈们不要忘记了勤俭持家的好习惯。

疙瘩:把杂面或白面放少许水拌成蝌蚪大小,沸水下锅煮熟,也可作为主食,不放盐的叫白疙瘩,放上油盐菜叶的叫咸疙瘩。和好的白面揪一块放到沸水煮熟叫拽疙瘩,打铁的喜欢吃,耐饥饿,也有用快刀把面块切一片到沸水里叫刀切面。

吃面:当地老百姓叫擀面汤,细的叫面条,宽的叫面叶,有白面、杂面、混合面、包皮面之分。将油盐放到锅里叫咸面条,捞出面条把准备好的调料浇到碗里的叫泼汤面。

过油:过年过节喜庆时,家家都要过油,叫油炸菜、过油菜,为的是好吃耐贮存。有炸鱼、炸肉、炸鸡块,更多的是炸丸子。小孩们最爱吃炸麻叶,就是把面擀成面皮切成叶,洒上芝麻炸焦了吃。

炸油条:用细白面掺上油条精和匀,切成条状放油里炸叫油条。

炸糖糕:白面用开水烫熟,再用生面糊和匀,掐成块,里面包上砂糖、枣泥或地瓜馅等放油里炸熟了吃。

炸肉合(菜合):白面里包上肉馅,擀成小饼,放到平锅里炸熟,驴油炸肉合最好吃。

干饭:北方干饭是指大米、小米干饭,高粱米干饭里边掺点黄豆吃起来很香。过去粮食紧张,纯粮干饭不能经常吃,最常见的是地瓜、胡萝卜干饭,腊八那天常吃地瓜枣米饭。

蒸菜:常见的有蒸芹菜叶、蒸扫帚叶,蒸马齿苋、蒸榆钱、蒸槐花、蒸羊蹄菜(麦并草),蒸老豆角等等。做蒸菜时注意要沥干水分,拌面不多不少正合适,所用调料因人而定,主要有香油、味精、盐、醋、葱、蒜、姜沫等,能当菜也能当饭,三高病人、糖尿病人常吃蒸菜很有益处。

稀饭:平常喝的稀饭花样比多,高粱、玉米等面粉做的稀饭里面放黄豆、绿豆、豇豆、小豆及地瓜、胡萝卜等,这样的稀饭品种很多,也很实惠,解饿解渴又养胃。

咸汤:咸汤花样也很多,最养人的叫豆沫。里面有葱、姜加盐、花椒面,各类菜叶、豆腐皮、花生米或碎的黄豆,做豆沫宜稠不宜稀,喝豆沫,吃窝头,身体壮如牛。

米粥:把黄豆泡三小时,用石磨磨碎过箩,1:10水下锅煮沸,再掺少许大米,小米面和成稀糊,搅拌均匀倒锅中慢火熬即成米粥。

煎面糊:把面和成稠糊,放上葱、姜、茴香、面、盐、菜叶等用油煎着吃,好吃能当饭。

煎北瓜、萝卜托子:把嫩北瓜或萝卜切成丝,放上葱、姜、茴香、盐用面粉和成糊,在油锅里煎熟趁热吃。

汆丸子:把肉或鱼剁碎加葱段、姜片、味精、茴香面、面粉、淀粉、做成丸子。下沸水里煮熟,捞到凉水里泡凉备用。

鸡蛋饼:把炒勺上擦油,把蛋黄搅匀,倒勺里转一圈成饼状即熟,盛出备用。

鸡蛋糕:把鸡蛋去清,蛋黄搅匀盛铁碗里放笼中蒸熟备用。

红烧猪肉:把精花肉煮熟捞出,用蜂蜜上色,放油锅里炸一下,然后切成大片盛碗里,放葱段、姜片、茴香、酱油在笼里蒸20分钟。

炸茄合:把肉馅夹到茄片里炸熟备用。

清炖糟鱼:把葱段、姜片、花椒、大茴、白芪、香菜放锅里烧开。把洗净去肠的鲜鱼放锅里,加酱油、醋一直把鱼刺炖面,倒容器里,可热吃,可凉吃。

渔湖民一般早晨四五点钟下湖收网八九点钟返回,下午四五点钟再去下网,所以形成每天两顿饭的习惯,早饭9点左右,午饭下午3点左右,现在大多改为一日三餐,馒头、锅饼、火烧、面条、米饭,菜以鱼为主。

鲜鱼白锅饼是岛上人常吃爱吃的饭菜。鲜鱼洗净,去鳞剖肚去内脏后,不再冲洗,用湖水炖上,开锅后,用不发酵的“死面”拍成饼状,贴在鱼锅边沿上,使饼一半浸入鱼汤中,一半露出鱼汤。鱼熟时饼也熟,鱼嫩鲜可口,饼一面焦黄油亮,一面精白如酪,这种吃法有的也叫“老鳖靠河崖”,因烧锅贴的饼似一个个甲鱼靠岸。

煎咸鱼也是湖里人的家常菜。旧时,鱼和粮食的价格之比远远低于现在,有时10斤乌鱼连一斤豆饼都换不到,鱼虾捕的多,当天卖不出去就腐烂,于是用盐腌起来。吃时,锅内放些油,油烧热放入咸鱼,煎成金黄色即可。有的还把咸鱼晒成鱼干,待冬天缺鱼时食用。

鱼糊涂是渔家的早餐稀饭,用鲜鱼煮汤,面粉和成糊状倒进锅里,有时也拌成细小的面疙瘩,与鱼同煮,现在市场上卖的鳝鱼糊涂,就是由渔家吃的鱼糊涂改进的。

湖上女子坐月子,多喝鮥鱼汤、鲫鱼汤,以这两种汤为月子里的妈妈“发奶”(催奶)。做法很简单,将迟好的鱼,放入锅中加水,慢火炖煮,把汤煮成奶汁模样,加少许盐,不用加任何调料即可食用。一般是光喝汤,这种催奶方法很有效。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