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诗画 >> 文章内容

兰台咀英吟大赋 济州嘉华唱新风 ——济宁市读书协会第305期公益课堂特别节目举办《济州故华录》(第二卷)鲁艺专刊发布捐赠暨专题诗词歌赋朗诵音乐会

[日期:2024-07-15]   来源:济宁市读书协会  作者:商敬洲   阅读: 24104 [字体: ]



运河青墨镌兰台,声远黄钟铭济州。近年来,济宁市档案馆立足工作实践,创作出《古济州赋》《微山湖赋》《太白湖赋》等一批诗辞大赋,结集成《济州故华录》古文体作品集。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时逢盛世,非大赋不足以颂故乡之繁盛。为此,7月10日下午3时,济宁市读书协会第305期公益课堂特别节目,在济宁市档案馆二楼会议厅隆重举行《济州故华录》(第二卷)鲁艺专刊发布、捐赠暨专题诗词歌赋朗诵音乐会。




济宁市档案馆馆长杜宏春、副馆长郑剑波、秦玲、二级调研员梁辉、曲梅、四级调研员董万黎、车再斌,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席张建鲁、副主席范金泉、秘书长周中祥、副秘书长满涛、纪秀目、孙本广、通联部副主任王磊,济宁市读书协会会长郭玉、副会长朱继德、谭桂昂、徐宜胜、商敬洲、名誉会长徐化芳、梁承东、秘书长程英、副秘书长姚纪林、王萍萍、郭连海,孔子易学研究院院长张凤焘、著名词作家胡海勇以及市作家协会、市读书协会、市档案馆领导、书友以及市读书协会朗诵艺术团成员近百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济宁市档案馆馆长杜宏春首先致辞,他代表济宁市档案馆对济宁市作协主席张建鲁、济宁市读书协会会长郭玉对《济州故华录》(第二卷)的专刊发布和大型诗词歌赋朗诵传播活动表示真诚地感谢,对济宁市档案馆近年来的文创活动和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以及社会各界的良好反响作了简要介绍。



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席张建鲁对济宁市档案馆近年来的文创活动表示高度认可,对《济州故华录》的高层次、宽领域、大纵深、多形式、极典雅介绍济宁历史风物的表达形式予以高度赞赏。


济宁市读书协会会长郭玉对济宁市档案馆《济州故华录》(第二卷)的发行和诵读音乐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济宁市档案馆近年来的文化创新活动表示高度赞赏,对代表济宁当代文化高度的《济州故华录》展现的济宁人文风采表达了由衷的敬意。


接下来,举行《济州故华录》(第二卷)鲁艺专刊捐赠仪式,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席张建鲁,向济宁市读书协会会长郭玉捐赠了《济州故华录》(第二卷)。












大幕开启,时光倒流。《济州故华录》专题诗词歌赋朗诵音乐会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正式开始。由田思源朗诵、张丽古琴伴奏的《古济州赋》生动讲述了济宁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历程,古运要津,古州巍峨,经灿星河;潘俊杰朗诵的《济州修身赋》阐明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为官修身,品德补拙”;刘梅朗诵的《凤凰台序》节选讴歌了济宁悠久的始祖文化;孔冬朗诵的《济州竹竿巷赋》讲述了竹竿巷的历史与繁华;段庆朗诵的《尼山铭》歌颂了孔子诞生地尼山,“尼丘蕞尔,势越昆仑”;段丽君带来的朗诵《梁祝曲》,创新性描绘了传统梁祝故事化蝶之后践行“仁、义、礼、智、信、善”等六个场景的生动画卷,丰富了梁祝故事的内涵;程英朗诵的《济州玉堂赋》,讴歌了玉堂酱园源远流长的美食文化;王萍萍朗诵的《乐水者说》,表达了公职人员严于律己、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文化自觉;《兰台悟史诗稿五十品》讲述了在档案馆工作的读史感悟,杨子朗诵的短诗词四首:读菊、阳春晨赏、太白湖日出、读史,描写了济宁一年四季的不同风景,清新雅丽,意味隽永;刘兴民、尹凤朗诵的《济州荩园赋并序》,讲述了荩园的历史和现状,众多园林也是济宁“江北小苏州”得名的由来;李文朗诵的《兰台赋》,回顾了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的优良传统,表达了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使命。


济宁市读书协会名誉会长梁承东代表协会为市档案馆赠送了书法作品,杜馆长接受了赠送。


言有尽而意无穷。一部《济州故华录》,是档案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深情相拥,是对灿烂宏大的济宁历史文化的深刻致敬!这是济宁市读书协会以历史文化激荡现代文明的一次有益尝试,得到了现场及线上书友的热烈响应和高度赞赏。


主持人王萍萍

本次活动由济宁市档案馆、济宁市作家协会、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任城区表演艺术家协会共同主办,同时得到了济宁众和社区医院以及青岛崂山矿泉水济宁办事处的大力支持。截止发稿,《直播山东》网络平台观众量已达8.63万人。



合影留念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