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诗画 >> 文章内容

山东观察走进济宁市王超书法工作室

[日期:2021-03-09]   来源:中国大运河流域网  作者:中国大运河流域网   阅读: 5371 [字体: ]

王超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济宁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济宁市政协书画联谊会副会长,济宁市启功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济宁市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济宁市民族书画协会名誉会长。今天我们走进王超书法工作室看看王超退休后学习书法的三点感悟。

一、敬畏书法

敬畏书法,是说因为书法绝不是简单的技艺"小道",而是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大道",必须对它心存敬畏。中国书法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思想观念、精神标识、文化精髓与道德规范,它坚定着我们的文化自信。中国书法艺术所蕴含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以及深层次的心理意识,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响亮的文化品牌。敬畏书法,就要做到敬畏历史上德艺双馨的书法名家,以及他们所创造并传承下来的经典书法法则。敬畏这些历史大家,因为他们让人高山仰止。这不仅仅在于他们对中国书法的贡献,更重要的是他们所具有的很高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怀,如王羲之、颜真卿、苏轼等人,他们不仅在艺术上确立了中国书法的主流方向、审美取向和价值标准,而且在人格精神、情怀境界、气度风骨上也为人传颂,堪称楷模。在当代书法史中,赵朴初、沙孟海、启功等前辈,也都是道德修养、学识艺术兼具的謙谦君子,他们的为人、治学、从艺的德与行,至今也广为流传。这是因为中国书法是按照中华民族的审美观,体现着中国人的人文修养的艺术。评价一位书法家或者一幅书法作品,一定脱离不了对书法家和书写这幅书法作品的人的评价,而这是有标准的,好的书法作品一定要"存乎其人",这是带有原则性的亘古认知。

我们的古人对书法那可是极其敬畏的 ,他们把书法看作是一个文人士大夫所必须具有的德行修养,你字写得再好,如果没有恪守住基本的道德准则,那是绝对不会将其称为"书法家"的。在古代先贤的心目中,书法是"可以发天地之玄微,宣道义之蕴奥,继往圣之绝学,开后觉之良心,功将礼乐同休,名与日月并曜”的重要事业。而当你对书法有了敬畏之心,便会在心里将书法当成了一种信仰,你走向书法殿堂朝圣的脚步就会变得坚实,你的灵魂就会发出强烈的呼唤,你学习书法的内在动力就会特别有后劲。

所以说,书法学习是一种启迪心灵的活动,你把它视若珍宝,它就会赋予你灵魂的升华。还有,书法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领跑作用。因为书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不论是风采、格调,还是品位、境界,都是高大上,撼人心的。在每一幅古代留传下来的精典作品中,都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情怀和思想精华。它是人世间唯一以汉字为表现对象并被世界公认的抽象艺术,是我们中国十大国粹之首。对书法心存敬畏,还因为王超不仅仅是一位学书者,还任着济宁市书协的职务,还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因此也是一名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守护者、传播者。为此,要不忘初心之志,创造艺术之美,用好作品奉献社会,用明德引领风尚,坚持以书法作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充分发挥书法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在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方面的作用,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做出积极的努力。

二、感恩书法

感恩书法,是说书法不仅教会了我写字的技能,更让我懂得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每个人,一生都离不开两件事,一是认字,一是写字。写字,人人会写,但未必都能写得正确、清楚、整洁、美观,使人感到舒服、有艺术性。字写得如何,实际上是人内在修养的一种外在表现。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它所表现的汉字,不仅仅是点横竖撇捺,其实每个汉字的背后都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中国人心中最美的艺术。

感恩书法,每一位有志于学习书法的人,都应当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德行修为。古人对书法历来有"人品书品"之论,唐代柳公权讲“心正则笔正",还有认为"书学先贵立品,右军人品高,故书人神品,绝非胸怀卑污而书能往,此可断言者","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己"等等。每每读到这些名句,我就从心底里相信,书法真的是"笔中有乾坤","字乃人之衣冠","品德不高,落墨无法"的道理。我们现在,虽然字写得好坏,己不那么举足轻重,但每个人所写的字确实能反映出他的内在素养。因此,书如其人,王超对自己的笔下所为,笔下所出,皆能时时处处赋予感恩之心,恭恭敬敬地同古人对话,认认真真地向古人学习。努力临好每一遍帖,写好每一幅字。

感恩书法,还让王超明白了,文化涵养的厚积薄发,对于学书者来说,永远是必须根植的厚土。字固然要写得好,但仅此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诗人的情怀、高尚的德行、独立的审美能力、高远的境界等文化内涵。古代书家都特别强调"字外功夫"的培养,注重文化内涵和整体素养的提升。提出靠读书写字,内外双修,将修养、心性、审美、性格、精神等倾心锤炼,作为他们学习书法道路上的选择和坚持,所以他们的书法作品才会有那么厚重的文化内涵。

三、享受书法

可以说,当王超从少年时走进了书法这个精神的家园,就恋恋不舍了。

享受书法之美以悦目,感书法之妙以悦心,驭书法之灵以养气,辩书法之雅以识文。捉笔而忘忧,放笔而纵意,援笔而言情,奋笔而释怀。书以成文,由用及艺而源于雅;文以载道,因技及意而归于真。至理臻于法,至美寓于文,至情形于表,至真寄于心。书法之妙,莫大于至善!是啊,在书法的临习和创作中,从思想上王超享受着书法给予的精神美育。书法王超追求高尚的精神,让体会到中国哲学的深奥,那阴阳互通、矛盾统一的方方面面,会让你从心里感叹中国哲学精神的瑰丽和高远。

在欣赏古代优秀的书法作品中,王超的思想灵魂得到了升华,眼界心胸得以开阔,内心情感得到了慰藉。享受书法带给那么多的心灵感受,享受着书法赋予我那么多的人生情怀。的确是这样,生活在钢筋水泥里的现代人,能用自己掌握的现代科学知识不断改变着生活,使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手段也越来越便捷。相反,人们却忍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承受着现代生活带来的焦虑,伴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而出现的是精神世界的贫乏。焦虑不是来自外面而是内心,只有不断地丰富精神世界,各种压力和焦虑才可以消解。而书法就是一味能治疗精神空虚症的良药。试想,当工作劳累之余,摊开字帖,坐于案前,拿起毛笔,你心中便会顿生静雅之情,那种浮躁的情绪便会悄悄地遛走。这样不比到歌厅唱歌到迪厅跳舞更能放松心情吗?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对太多太多的诱惑,你宅在家里,特别是夜静之时,万籁俱寂,台灯下晕出一片安谧娴静的灯光,你会觉得此时此刻你己远离了生活的喧嚣,忘却了内心的烦恼,你的心就会迅速地安静了下来。在你的笔下就更能仔细地体会到古人那细腻的笔触和当时的创作心境。这样的时刻,你会十分享受与古人对话的美好,一撇一捺间便融入了书法艺术之境。

享受书法还表现为,学习书法已经成为生命中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值得用一生去修行。正是因为书法这一共同的爱好,在这个过程中,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好老师、好朋友,他们对我学习书法的帮助特别大。还试着在朋友的帮助下,建立了网络上的《王超书法》公众号,不时将自己学习书法的感受写出来,与大家共享;也不时地晒晒自己的新作品,以求得各位老师的指导。在网络上结识的许多虽未见面,但却都因热爱书法而成为的知己、同道,大家在网上互相交流切磋,互相鼓励前行,多有益处。我还试着用微信、抖音、短视频、直播等网络自媒体平台,宣传书法知识,展现书法作品,结识书法朋友。虽然忙得不亦乐乎,但真的是乐此不彼!

王超告诉笔者,书法于我,就像玉一样,你养玉,玉养人;你养字,字养你。在今后的日子里,将坚持崇德和尚义、修德和修艺的统一,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讲品味,讲格调,秉操守,不为虚名所累,不为利益所缚,不为欲望所惑,真正地静下心来,力戒浮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高尚修为,努力成为新时代先进文化的践行者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决心用那一撇一捺去书写人生,用那横平竖直去塑造精神,真正做到敬畏书法,感恩书法,享受书法!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