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美食 >> 文章内容

崴藕,几近失传的渔民作业

[日期:2021-02-17]   来源:中国大运河流域网  作者:中国大运河流域网   阅读: 5371 [字体: ]

春天到来,又到了崴藕的季节。崴藕,也叫踩藕,说白了就是剜藕。只不过它不是用生产工具,而是用人的大脚丫子去崴泥,去感觉,把白生生的鲜嫩藕从泥里“崴”出来,它可称得上渔民生产中一项很强很强的技术性活计。崴藕是在春天和秋天里进行。

当春风吹绿了湖上的片片荷塘,鸭儿们对着才露尖尖角的小荷亮翅梳羽时,崴藕人便穿上一身用胶皮和牛皮制作的水衣或叫皮衩,下到米至两米左右深浅的水中,用和胶皮水衣相缝连的牛皮或猪皮袜儿,顺着荷梗踩取淤泥之下的莲藕。

崴藕人一般个头儿高,并且要身强力壮,有识别藕芽儿的能力,以便知道如何施力。藕芽儿就是露出水面的荷梗芽儿,它分为尖芽儿、腰芽儿和巴芽儿三种。尖芽儿长在莲藕的前尖上,腰芽儿长在莲藕的中节上,而巴芽儿则长在莲藕的尾端。“尖芽儿从上向下踩,顺着腰节两头来,最后藕巴再断开。”这是崴藕的行话,也是找到尖芽儿、腰芽儿和巴芽儿的崴取方法。

春水绿,春水凉,

崴藕的哥哥下荷塘,

黑黑的哥哥崴出白白的藕,

一棵一棵漂水上。

凉水冰着哥哥的身,

船上的情妹疼得慌……

荷塘里飘出这悠悠歌声时,崴藕人更是起劲寻找藕芽儿,顺梗用脚踩到莲藕身上,通过触觉神经摸清莲藕的生长方向,顺势踩取,清塘、断巴,然后,再用特制的带有木柄的铁尖钩子,用脚后跟轻轻踏住藕巴慢慢后踢并提取,一棵又白又胖的鲜莲藕便浮上水面。崴藕人随手放到身后用蒲草编织的藕托上,一个藕托能拉一二百斤鲜莲藕。春季莲藕含淀粉量高,是提取天然藕粉的大好时机和最佳原料,此时的莲藕也是补阴壮阳之佳品,常食则有活血化瘀之功能。

如果到了金秋季节,满湖的荷花开始谢落结果,莲蓬像娇羞的嫁娘低下红腮,采莲船儿如梭穿织荷塘,《采莲谣》随风飘荡:

七八月里莲蓬香,

妹采莲来哥打桨:

光顾着听哥唱渔歌哟

莲梗刮破了花衣裳……

此时,崴藕更是一项要强技术。认苗子必须准确,既节时又省力。只有一种形如筷状、荷头碧绿而梗刺尖利的荷莲下才有那白嫩的鲜藕,其它均无莲藕。崴藕方法和春季相同,只是崴藕人不拉藕托,而是把莲藕集中到一方小荷堆上,等到劳动结束后再拾取。这时的莲藕多是“谢花藕”,淀粉含量并不多,却甜脆可口,汁浓清香,可生吃,也可凉拌,实是一种美味佳肴。

现在很少能看到崴藕的渔民了,因为崴藕不仅是一项技术活儿,更是一项力气活儿,年轻人不愿吃这苦,年老的干不动了。那么,我们吃的藕都是从哪里来的呢?多是人工栽培的坑塘藕或浅水藕,收获时用高压水枪一吃,藕便漂浮起来。大湖野生藕掰断有长长的丝相连,如今吃藕,很少见到藕丝,因为我们难以吃到大湖里野生藕了。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