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品牌 >> 文章内容

济宁市名优产品推广协会走进山东福满瑞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日期:2025-11-20]   来源:访谈中国网_访谈中国网官网  作者:访谈中国网_访谈中国网官网   阅读: 0 [字体: ]


山东福满瑞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由济宁杏坛肉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更名后成立的公司,公司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全国八大肉联厂之一、国家二级企业的原兖州肉联厂的一个专业从事熟肉制品的生产加工分厂,是新中国成立后济宁地区标志性企业之一。

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壮大,形成了以西式肉制品、酱肉制品、速冻食品为主的三大系列、近五十个品种的熟肉制品加工及冷藏储运的现代化企业。公司先后获得部优产品、质量管理奖、山东省肉制品企业十大品牌等称号,其“杏坛”、“兖肉联”牌系列产品通过了IS09001质量认证以及食品卫生安全资质认定。主持参与了多项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的编制工作。


杏坛由来:

《辞源》记:“杏坛,传说是孔子聚徒讲学处。后人因在山东曲阜县孔庙大成殿前为之筑坛、建亭、书碑、植杏。”

公元前551年,孔子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三十岁开始创办平民教育,收徒讲学。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一种民本思想,“有教无类”:不分贫富,不分贵贱,不分老少,不分族类,兼蓄并收。这一天,孔家小院热闹非常,孔子带领一群青少年垒土筑坛,并移来一株银杏树栽在坛边。孔子抚摸着银杏树说:“银杏多果,象征着弟子满天下。树干挺拔直立,绝不旁逸斜出,象征弟子们正直的品格。果仁既可食用又可入药治病,象征弟子们学成后可以有利于社稷民生。此讲坛就取名杏坛吧!”此后,孔子每日杏坛讲学,四方弟子云集。

相传孔子杏坛设教,收弟子三千,授六艺之学,自古以为美谈,为士林所称颂。孔子在杏坛讲学《论语》中有关“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美食文化章句和春秋战国时期名著《韩非子》一书中有关孔子的弟子曾参,为端信、守信而“杀彘教子”的故事更是源远流长,出于此,而成“杏坛美食”。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