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故里的易学传人。济宁任城的古运河畔,青砖黛瓦间常现一位身着青布衫的年过半百学者,手持罗盘踏勘风,水,或在茶馆与学者论道。此人便是盛春亮,生于1967年,大专文化,却以家传易学为基,在齐鲁大地树起“当代易学名家”的旗帜。
他的童年浸润在儒家文化的醇厚氛围中。祖父是清末秀才,书房里《周易》《葬书》与《四书五经》并陈,案头罗盘与线装书相映成趣。爷爷继承祖业,在济宁城开设“聚贤堂”,专为商贾大户勘察风水。幼年的盛春亮常出入豪门深宅,听长辈们谈论“山环水抱必有气”的堪舆之道,看老辈用罗庚测算阴阳宅的方位。那些晦涩的术语,在他眼中渐渐化作生动的山水意象:“记得祖辈老人说‘龙借风行,鱼赖水生’,我便想象着山脉如巨龙蜿蜒,水流似玉带环绕,原来风水竟是天地间的大文章。”
2001年,盛春亮加入济宁市中华易学研究会,从秘书长到会长,十余年间推动易学研究从民间走向学术。他主持编纂《济宁易学文献集成》,整理出明清时期本地风水师的23部手稿;在曲阜孔子研究院开设“易学与现代管理”讲座,将《周易》的“变通”思想与企业战略结合。2013年,他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年度盛典,面对百位学者,以“易学的当代使命”为题,提出“风水非迷信,而是古人对环境科学的智慧总结”。
商海沉浮中的堪舆智者。济宁鑫磊矿山机械有限公司的厂区改造,是盛春亮风水实践的经典案例。2012年,这家老牌国企因产品滞销濒临破产。盛春亮受邀踏勘后,提出“破而后立”的方案:将厂区大门从西北乾位移至东南巽位,取“巽为风,风行天下”之意;在车间中央设置青铜鼎形雕塑,寓意“鼎新革故”;办公楼前开挖半月形水池,引入活水形成“九曲来水”格局。改造后仅半年,企业获海外订单3000万元,次年利润增长270%。董事长刘保亮感慨:“盛先生的风水布局,实则是对企业能量场的系统优化。”
类似的案例在鲁苏豫皖四省广为流传。山东省中经机械有限公司因仓库选址失误导致货物积压,盛春亮以“左青龙右白虎”原理调整仓储布局,物流效率提升40%;济宁市圣天伊商贸公司因商铺朝向不佳客流稀少,他建议在门前种植七棵槐树,取“七星高照”之兆,半年后销售额翻倍。他常说:“风水不是玄学,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运用。”
国际舞台上的易学使者。2015年11月,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第二十七届国际易学会年会现场。盛春亮身着中式对襟褂,面对来自36个国家的易学专家,以“天地人磁场与现代城市规划”为题发表演讲。他展示的PPT中,既有曲阜孔庙的风水布局图,也有上海中心大厦的建筑设计图,用“阴阳合德”理论解析现代建筑的能量流动。当他讲到“风水学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即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时,台下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会后,马来西亚华人社团联合会会长陈德发紧握他的手:“您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此次会议后,盛春亮的学术影响力跨越国界。2016年,他担任中国国际国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参与制定《传统文化海外传播五年规划》;同年9月,当选国际易学联合会易经文化与信息科学研究会副会长,推动建立“全球易学数据库”,将中国风水理论与西方环境心理学进行对比研究。他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书法:“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既是他的人生信条,也是他向世界传播的易学精髓。
当代易学的破局者。在易学商业化浪潮中,盛春亮始终保持清醒。他拒绝为房地产商“造势”,坚持“风水要为民生服务”。2017年,他发起“易学扶贫”项目,为沂蒙山区12个贫困村设计生态住宅,利用“背山面水”的地形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带动2000余名村民脱贫。项目成果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收录为“传统文化赋能可持续发展”典型案例。面对外界质疑,他在《光明日报》撰文《易学:在传承中创新》:“真正的易学,不是算命改运的工具,而是教人‘知天命而尽人事’。风水学的核心,是引导人们顺应自然规律,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他的书房里,《周易》与《环境科学导论》《城市规划原理》并列摆放,电脑中保存着用CAD软件绘制的风水布局图。这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恰是他学术生涯的真实写照。文化传承的践行者。作为国际易学联合信息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监事会主席,盛春亮将培养青年人才视为己任。他在山东大学开设“易学与现代生活”选修课,用AR技术展示古代风水案例;在曲阜尼山圣境举办“易学夏令营”,让青少年通过“模拟堪舆”理解传统文化。他的学生遍布海内外,既有企业高管,也有建筑设计师,更有90后“易学网红”。
2020年,他主持编纂的《中华堪舆大典》出版,这部500万字的著作收录了从先秦到当代的2000余个风水案例,被学界誉为“易学研究的百科全书”。在序言中,他写道:“易学不是博物馆里的文物,而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智慧。唯有让传统与现代对话,才能让古老的文明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从孔孟之乡的文化沃土走向国际讲坛,盛春亮以四十年深耕,让易学智慧突破传统藩篱,成为照见现代文明的精神罗盘。他手中的罗盘,丈量的是千年文脉与时代浪潮的共振频率;他调和的阴阳,构筑的是企业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共生法则。当“浩然正气”融入企业战略的经纬,当“天人合一”化作组织管理的肌理,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易学名家对传统的创新性转化,更是一种让文明根脉在商业丛林中深植生长的智慧范式。
如今,这份凝结着东方哲学的当代注解,正通过他在济宁市金马集团、沃尔华集团、迪尔集团等多家企业的策划顾问实践,转化为可触摸的发展动能——让战略布局暗合“天时地利人和”的节律,让品牌基因深植“义利并举”的儒商精神,让管理哲学贯穿“刚柔相济”的平衡之道。这既是对易学“修己安人”内核的时代演绎,更是一座连接古老智慧与现代商业的精神桥梁,让企业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守住文化的魂,在搏击浪潮的路上锚定内心的根。
或许正如盛春亮所言:“最好的风水,是让每个当下都成为过去与未来的和谐交点。”而他所践行的,正是让传统智慧在当代企业的血脉中生生不息,让文明的火种在商业的长河里代代相传——这,即是一位当代易学传人的使命,亦是东方智慧赋予现代文明的深沉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