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在上海市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方案的批复》,同意在上海市开展“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创建工作。批复指出,要发挥上海在改革开放中的突破攻坚作用,鼓励先行先试,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扩大电子商务领域对外开放,打造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新高地,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司长朱咏在10月24日国新办举行的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上海市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的方案重点聚焦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重在体制机制的创新。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拓展国际数据服务、推动实施贸易数字化便利化、推动伙伴国间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方面率先开展创新性的探索试点,提出更多实际性开放举措,为“丝路电商”发展提供更多制度型公共产品,形成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制度型开放成果。
二是重在营造先行先试的环境。发挥上海市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优势,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虹桥商务区分别打造中心功能区和辐射引领区,建设跨境电商集散分拨中心、优化服务供应链和专业服务供给,还要建立“丝路电商”国家馆,集聚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商务的企业,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区域载体,打造国际经贸合作的新引擎。
三是重在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结合伙伴国的需求,设立“丝路电商”国际智库联盟、数字技术应用中心,推动产业互促、平台合作、资源共享,打造一批促进“丝路电商”伙伴国共同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为“丝路电商”合作共赢提供服务支撑。
“开展‘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创建工作是基于一定条件的,首先选择于上海市开展离不开上海市在贸易便利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创新成果。”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密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论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上海自贸试验区、发达的金融业,还是紧密的产业协作体系、巨大的市场,都印证了上海有实力先行先试,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探讨电子商务国际合作的新模式,推动“丝路电商”形成更加有效的创新成果。
共建“一带一路”的十年,也是上海自贸试验区从无到有、从起步到成熟的十年。作为中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十年来大胆试、大胆闯,打造了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生动样板。据了解,自设立以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实现了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多个“第一”:推出全国第一张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上线全国第一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创设第一个自由贸易账户……为实现高水平开放贡献了一批“上海经验”。
如今,“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创建工作同样在上海启程,一马当先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探索着“上海经验”。在周密看来,“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的创建有助于和在上海市举办的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有机结合,畅通贸易循环通道,满足我国量质齐升的进出口需求,也为伙伴国打开外贸市场。此外,“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有助于吸引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在区域内更好地协同,推动技术集聚,为未来创新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动力;有助于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促进金融与跨境物流、贸易、产业、数据融合发展,为中小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供应链金融支持。
如何发挥上海市“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的示范性是创建工作的重要考量之一,关系着该案例是否可复制、可推广、可普及。周密认为,首先要给该先行区进行准确定位,从更开阔的视野着手,以中国发展丝路电商的基础和目标作为前提,而非仅服务于上海本地。这就需要多方协同,与伙伴国建立起更有效的制度连接和更高层面的机制保障。同时,需要通过技术应用和模式创新,如拓展国际数据服务和电子单证标准应用等,为市场释放更多动能。
“此外,还要培育一批典型优势企业,如平台企业、专业企业等,参与到跨境电商生态圈中。”周密表示,该先行区的建设既需要“丝路电商”企业的培育壮大,又需要拓展丰富的海外仓生态网络,更需要资金、数据等安全稳定高效的跨境流动,应全方位多层次考量,为扩大电子商务、数字经济治理领域的对外开放提供“上海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