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
《国家宝藏》第三季启动仪式在故宫举行
携手九座享誉世界的中华文明历史文化遗产
拉开一幅泱泱中华、万古江河的历史画卷!
故宫 @故宫博物院
西安碑林 @西安碑林博物馆
苏州古典园林 @苏州博物馆
西藏布达拉宫 @西藏布达拉宫
莫高窟 @敦煌研究院
秦始皇陵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孔庙、孔林、孔府 @孔子博物馆
三星堆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安阳殷墟 @殷墟博物馆
孔子博物馆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孔子用他的思想为
华夏大地盖上了文明的烙印,
两千余年,未曾断绝。
大哉,孔子!
两千五百年,孔庙、孔林、孔府!
孔子博物馆拥有各类馆藏文物70万件,闻名于世的藏品包括明代以来直至1948年的30万件孔府私家文书档案、宋代以来4万多册古籍图书、8000多件明清衣冠服饰以及大量的与祭祀孔子有关的礼乐器等。
大哉孔子——孔子博物馆基本陈列
基本陈列《大哉孔子》以孔子的事迹和贡献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为叙事主线,追踪最新考古和学术成果,用讲故事的手法,充分挖掘文物内涵和隐喻的思想元素,按“孔子的时代”“孔子的一生”“孔子的智慧”“孔子与中华文明”“孔子与世界文明”“诗礼传家”六大部分来展示。
展览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重点突出,以孔子文化为核心,以文物为基本载体,以艺术和科技为手段,以服务大众为目标,突出互动体验与感悟。从对孔子的“景仰”到“认知”到“对话”到“洗礼”到“致敬”,形成清晰的叙事逻辑和富有感染力的故事线索,给观众留下整体的认识和深刻印象。
馆藏重要文物
清黄地彩绘缠枝牡丹纹铜胎画珐琅五供
历代帝王尊崇孔子,对于孔子的祭祀延绵两千余年未断。清雍正皇帝尊孔崇儒,兴修孔庙,并颁赐大量礼器,雍正十年(1732年)赐五件御制珐琅礼器于孔庙。《曲阜县志》记载:“雍正十年奉领养心殿制造珐琅供器铜香鼎一、香盒一、烛台二、花瓶二,黄色瓷质铜胎,细绘五彩牡丹……”其中珐琅香盒已无保存。《曲阜县志》《阙里文献考》《圣门礼志》等文献对此都有记载。
清“康熙五十二年制”八卦纹鎏金编钟
是康熙五十七年(1518年)皇帝颁赐孔庙中和韶乐乐器中的一组,中和韶乐,乐器八音俱全,符合儒家“大乐与天地同和”的礼乐思想,是清代最高规制的乐曲,规制极高、制作考究、保存完好,对研究祭孔礼乐以及清代礼乐制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明蓝织花纱缀绣仙鹤补服
一品补服。交领、右衽、长阔袖、左右开裾、暗褶。蓝实地纱织四合连云、花卉暗花纹衣料。白罗护领,右侧腰间有系带。胸、背缀仙鹤纹方补,方补釆用鲁绣工艺,彩绣双鹤,双鹤口衔灵芝草上下相对,周围间饰五彩祥云。衣料亮丽华贵,织造精致细腻,彩绣鹤纹生动。
明六十一代衍圣公孔弘绪画像
绢本设色,工笔重彩。绘衍圣公孔弘绪头戴乌纱帽,身穿圆领四合如意暗花云纹大红蟒袍,里着白色单衣,腰束玉带,脚着皂靴,正襟危坐椅上,藏手于袖放于腰间。上部篆书题“明六十一代袭封衍圣公南溪公遗像”,竖行小楷“六十一代衍圣公”,左侧竖行小楷“江左后学胡二乐敬题并篆”,白文印两方“胡二乐”、“象虚”。所绘人物栩栩如生,神态端庄,面部线条坚毅细匀,间有晕染,须发毕现,服饰描绘细腻入微,绘法娴熟。
清六十六代孔兴燮画像轴
绢本设色,工笔重彩。绘孔兴燮立像,戴红宝石顶冬朝冠,穿云蟒纹袍,戴披领,佩朝珠,外罩蓝地蟒纹对襟褂,脚着皂靴。衣服形制特殊,不合官服规制。上部篆书题“皇清诰授光禄大夫少傅兼太子太傅六十六代袭封衍圣公超吕公像”。左上竖行小楷题“六十六代衍圣公讳兴燮字超吕号辅垣”。左下竖行题“江左后学胡二乐敬题并篆”,白文印两方“胡二乐”、“象虚”。人物刻画生动,服饰描绘华丽精细。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国家宝藏》第三季
2020年12月6日
每周日晚20:30 CCTV-3
赤子归来!
究竟哪些国宝能入选?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