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时指出,北大校园“洋溢着青春活力”,北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进一步传承校园文化、讲好北大故事,探索推动“北大校园游览”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北京特色的“大思政课”典范,北京大学团委博士生讲师团策划组织以燕园校园文化讲解为主题的系列宣讲培训活动,旨在培育政治素质过硬、理论功底扎实、表达能力突出的校园文化讲解骨干人才,为“讲好校园故事、传承校园文化、弘扬北大精神”贡献北大青年的智慧和力量。
在前期准备阶段,讲师团整理了《燕园文物》《燕园文物、古迹与历史》《藏山蕴海:北大建筑与园林》等专著10余本,汇编网络文献百余项,形成讲解培训资料15余万字,编撰宣讲稿4万余字,选拔培育校园文化讲解员30余人。
10月15日,讲师团校园文化讲解员齐聚燕园,与校史为伴,以校园为径,以北大南门为起点,沿着新太阳学生中心、百周年纪念讲堂、燕南园、家园食堂、革命烈士纪念碑、李大钊像、华表、校友桥、未名湖、博雅塔等充满历史韵味与文化底蕴的地标进行示范性讲解和观摩学习。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殷乐、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易玥曈、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高子妍以及医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方品等讲师团成员为大家进行校史的示范性讲解。他们不仅详细解读了每个地标背后的故事,更用深情的话语使历史情境跃然眼前,让在场的每一位参与者深深地感受到燕园的文化底蕴与精神感召。
第一次校园文化培训合影
在首次试讲的基础上,讲师团持续细化组织分工,总结讲解经验,培优宣讲队伍。10月22日,易玥瞳和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周添继续开展校园文化讲解试讲,北京大学青年宣讲骨干人才培养计划部分学员参与旁听学习。从新太阳学生中心的得名,到百周年纪念讲堂曾经作为“大饭厅”的历史;从校友捐资修造的蔡元培铜像,再到作为北大精神象征的未名湖与博雅塔;从见证旧中国苦难历史的花神庙,再到收藏着马克思主义传播珍贵史料的北大图书馆……周添围绕燕园风物和景观展开讲解。同学们全程跟随,认真旁听,并不时对试讲给出意见与建议。易玥瞳以西门为起点,经过校友桥、办公楼、临湖轩,点亮听众心中的北大文脉地图,讲解石麒麟、四扇屏、梅石碑,通过一件件朴素无华的文物穿透历史尘烟。
周添进行校园文化讲解
经过多轮试讲,讲师团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与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校史、北京大学重要人物等九大专题展开资料搜集、整理和扩展,与已有资料互为倚仗,形成校园文化讲解资料库的“四梁八柱”。10月28日,方品和哲学系本科生王昱葳就“食在北大”和“燕南园名人故居”进行专题讲解。随着他们的讲述,众多青宣计划学员更为直观地领会到校园文化讲解的技巧和魅力,更为详实地掌握农园食堂、家园食堂、学一食堂等的历史渊源、餐饮文化和讲解重点,在名人故居被马寅初、冯友兰、朱光潜、冰心等老一辈学者的治学精神和家国情怀深深感动。
王昱葳进行校园文化讲解
在进一步打磨讲解稿件和推进培训考核进程的工作安排下,11月5日,讲师团围绕北大精神和校史阶段、北大餐饮格局和文化、燕园建筑物由来与功能等方面进行导讲、串讲。殷乐作了题为“重温北大校史,传承北大精神”的宣讲培训,从京师大学堂、蔡元培改革校制、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等几个阶段中凝练北大校史历程和北大精神要旨。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博士研究生李振珲发挥专业优长,重点围绕燕南食堂、学一食堂、学五食堂、家园食堂等餐饮要素,挖掘各个点位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内涵,诠释北大餐饮文化的独到之处。周添详细介绍沿途建筑的功能、分布和历史渊源,以精到的宣讲技巧和扎实的知识基础向同学们说明校园讲解实践中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引导同学们持续内化资料、培育宣讲热情。
合影
燕园校园文化讲解培训活动不仅加深了同学们之间的情感纽带,增强了同学们对北大历史和精神的亲切感、认同感、参与感,同时,使讲师团校园文化讲解员厚植爱校荣校情怀,掌握了校园文化讲解技巧,为进一步提升校园讲解队伍素质、助推北京大学校园文化讲解志愿服务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活动将作为讲师团常规培训活动持续开展,并纳入到青宣计划培养环节,为校园文化讲解作出北大青年宣讲者应有的贡献。